第三十一章 盛迎(二合一)_初唐:砥砺前行
笔趣阁 > 初唐:砥砺前行 > 第三十一章 盛迎(二合一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一章 盛迎(二合一)

  第292章盛迎

  张柬之、魏元忠一并告辞离去。

  陈青兕随即又让人将源直心请来。

  来济将政治资源留给了他,推举他为清流魁首,并不意味着现在的陈青兕就有跟来济一样的资本。

  来济是名副其实的宰相,还是分量十足的中书令。

  陈青兕现在一个手上没有实权的太子谕德是不足以取代来济的。

  只是来济觉得陈青兕值得托付未来,将陈青兕以特殊的态度介绍给了众人。这等于是将自己经营的人脉交给了他,但是这人脉怎么用,对方买不买账都是未知的。

  陈青兕想要真正掌控来济的政治遗产,首先得有要有能够服众的地位,其次才是服众的能力。

  至于清流派系最看重的名望,这是陈青兕最不缺的。

  陈青兕没身份没背景,靠的就是这个人设。为官年数不长,官声之好,却是前所未有。

  这也是来济介绍陈青兕的最大依仗。

 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一旁观望,源直心就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陈青兕的。

  源直心是刘仁轨在倚重的心腹,当初刘仁轨为了心中的公义打算兑子李义府,来济默认了此举动,让源直心大失所望,一度不愿意跟清流派玩耍了。

  这个时候的党派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庙堂上抱团取暖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硬性要求。

  想进不容易,但想退出却很简单,甚至都不需要打招呼,就跟冷淡的朋友一样,突然就不来往了。

  但随着李义府倒台,刘仁轨得救,源直心也因陈青兕特地出面找许敬宗见了刘仁轨与他特别亲近。现在陈青兕被推为魁首,他最是高兴,鞍前马后。

  陈青兕先将府上的茶具准备好。

  “负道兄!”

  源直心一听邀请,立刻就来了。

  陈青兕拉着源直心坐下,将煮好的茶给他满上。

  两人略作寒暄,陈青兕说道:“明日朝堂上陛下会讨论关于吏部侍郎的人选,到时候源兄,表表态度,推推许相公举荐的中书舍人李安期为户部侍郎。”

  源直心知陈青兕寻他自有时期,却不想是这事,不免愕然,说道:“此事与我们无关,是两位许相公的事情,我们掺合其中,不太好吧。”

  随着来济的离去,一些得他庇佑的人,少不了受到株连。户部侍郎因此出现了空缺,许敬宗、许圉师都看上了这个位置,相互斗得厉害。

  许圉师推荐的是中书舍人李安期,而许敬宗推荐的是工部郎中孙夏。

  陈青兕说道:“如果两位相公未来与我谈及此事,自可由他们相争。可两人这两日前后与我谈论此事,都希望能获支持。这都找上了门,在坐山观虎斗,不敢入局,难免会让人看轻了。李舍人的才能远在孙郎中之上,是其一。其二……此也是上意。”

  以前的李治在长孙无忌的掌控下是什么情况,陈青兕没有见过。

  但他入京以后,李治已经乾纲独断,一言九鼎。行事之果决,绝非后世电视剧里的那个优柔寡断的恋爱脑。

  户部侍郎确实重要,但陈青兕却不觉得以李治的性格手段需要许敬宗、许圉师两位相公在庙堂上斗的你死我活。

  八成是来济走了,李治需要有人来制衡许敬宗。

  现今庙堂上的几位相公,没有人比许圉师合适。

  最终这个户部侍郎的位子大概率就是李安期的。

  至于会不会得罪许敬宗,陈青兕并不很在意,这是庙堂上的游戏规则。

  如果许敬宗这点都不明白,也不可能成为常青树。

  源直心听此一说,颔首道:“如此,明白了。”

  正如陈青兕所想,户部侍郎的位置花落李安期的头上。

  这一日,在东宫太子府的陈青兕接到了一个任务。

  李治一道旨意颁发到了东宫。

  “左骁卫大将军,封邢国公、西域安抚大使苏定方凯旋,特命太子替朕出城迎接,太子谕德随行协助。”

  苏定方此战可了不得,打穿了西域,将大唐疆域扩张至咸海,又辗转入青海,战将破敌,扭转乾坤。

  别说太子迎接,皇帝亲迎也担当的起。

  “儿臣遵旨!”

  陈青兕也有些期待,与苏定方这位大唐外战最出色的大将首次见面。

  圣旨下达的时候,东宫的属官们脸上都不太好看。

  毕竟一般而言,此事应该属于东宫内务,理当由东宫詹事府、门下坊、典书坊三个机构负责,结果李治直接将任务交给了陈青兕。

  他们詹事府、门下坊、典书坊成了给陈青兕打下手的机构,自然不舒服。

  尤其是李敬玄,更是极其不爽。

  自那一日起,得知陈青兕的政治态度,这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詹事丞将之视为敌人。

  迎接苏定方的主要流程礼节是由礼部定的,但李弘这位太子接待的细节是由太子府负责。

  针对这细节问题,陈青兕让李弘请来詹事府、门下坊、典书坊的属官一起商议。

  李弘、陈青兕、张文、李敬玄、戴至德、萧德昭等人齐聚詹事府。

  陈青兕看了李弘一眼,李弘眼中闪过一丝兴奋,颔首示意,他可以开始了。

  自当任太子以来,这个大唐的皇太子还是第一次履行自己储君的义务。

  陈青兕看着堂下的众人,自若的说道:“陛下的旨意,诸公已然明了。太子殿下五日后,将以皇储的身份迎接凯旋将士。对于细节仪式,有必要好好商议。”

  张文说道:“帝后向来崇尚节俭,在下以为,此次迎接,无需铺张,简便形式便好。正好可以让世人知道,不止帝后节俭,太子仁孝,亦是如此。”

  他本就不赞同此次出兵帮助吐谷浑,结果劳师伤民,三万余兵士留在了高原上。

  犒赏抚恤又是天文数字,所耗都是百姓之血汗。

  他是最反对为战争歌颂的。

  也有如此,历史上苏定方在前线病故,张文为了不劳民伤财,竟选择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,当作不知道。

  一位灭三国,皆生擒其主的盖世名将,在边疆病逝之后,竟连死后荣宠都未能及时颁布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41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4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